工商管理论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伤寒杂病论麦门冬汤续 [复制链接]

1#

我们看回麦门冬汤方,七碗麦门冬用十二碗水来煮,药泡进去还没煮,吸饱了水就干了,麦门冬遇到水会吸水发胀的,这样的话最后还有汤吗?这个方子让人觉得很玄,难道古时候的人用的麦门冬是没有晒干的麦门冬?难道要先把它干的麦门冬泡泡水,然后泡到胀了再捞七碗?我想这个比较合乎逻辑,因为干的麦门冬七碗下去,加十二碗水是不够的,它吸完全部水都没有了,会变成麦门冬爆米花。

但能够有机会一天就吃掉七碗麦门冬,这种奢华的美食经验一定是令人心向往之。这样就是要补你的胃阴补到爆,让它能够从虚里那边喷过去,所以麦门冬当然要用到那么多了,这是阴虚的时候要用麦门冬汤补到爆。

但麦门冬用那么多的时候,这个人可能肺就要被淹死了,所以要让这个肺不被淹死,你要帮它,洗澡缸必须有个排水孔,这个方子里排水孔是半夏,肺里面如果真的开始积水了,半夏把这个积水拿掉,所以半夏在这里就是麦门冬的好朋友。

一般来讲又热又干的咳嗽是绝不可以用半夏的,但是在有七碗麦门冬对一碗半夏的时候那,这个半夏就是非常重要的保险丝了,不然的话万一把肺淹到变成十枣汤证怎么办?

至于说人参、甘草都只放二两,粳米只放三合,我们从前在讲白虎汤的时候就说到米的用量,那时候白虎汤是放六合米,六合米就是0.6碗的米。要入下焦的桃花汤就放一升米,竹叶石膏汤跟附子粳米汤都是半升米,麦门冬汤是三合,比白虎汤还要少一半。

一般的用药法则是,药在汤里的性味越稀薄它就会往上焦,越浓厚越往下焦,麦门冬本身不用不管它稀薄浓厚,因为它就是补胃,补的是中焦,补到胃够了再从虚里分到心肺这边来,所以麦门冬不用计较剂量。但像人参、甘草、粳米,如果我们要帮忙补肺的话,那量都要减少,让它每碗汤里面的药气都很稀薄,这样药性就比较能够上到上焦来。

至于大枣十二枚是约束药力走在经脉上面,就是入营而不要入卫这样的一个结构,所以有枣无姜就是麦门冬汤的方剂结构。那用的话,我们书上的辨证点如果不够,上篇也补充了很多给同学的辨证点,稍微观察一下,就可以用的蛮顺手了。

剩下的就是七碗麦门冬要如何煮的问题了,以鄙人的厨艺是没有资格讲任何话的。那下面我就再给各位同学补充一些其他历代的有名的滋肺阴的方子,因为有些方子都是常常会看到的,而且有一些方子有人讲出一些什么论点,也不妨跟同学们介绍一下。

民国初年的经方家批评明末清初的喻嘉言,喻昌,因为喻嘉言发明了一个方子叫清燥救肺汤,曹颖甫就很不以为然,他在他的书《金匮发微》里面就写,喻昌这个人就是不知道肺胃同治之理,所以还要另外乱加一个清燥救肺汤,他是不懂麦门冬汤的笨蛋。

其实喻昌发明清燥救肺汤是在治别的病,因为有这样一个说法,因为同样是治疗肺阴虚,其实还是有一些层级上的不同,像麦门冬汤是阴虚发热咳嗽,当然要从胃去润到肺,但清燥救肺汤它有另外一个层级的意义。所以这些有争议点的方子,不一定是要同学常常用它,只是顺便认识一下。

因为中医治咳嗽的方太多了,如果这类方同学不先认识几个,打个预防针的话,到时候外面看到有人跟你讲这个方好,那个方好,大家会完全昏掉,所以不如我们先介绍几个认识一下,以后再遇到同类的东西,就比较知道怎么应付了。

百合固金汤是汪昂《医方集解》里面引别人的方,其实也是一些滋阴的药,生地、熟地、麦冬、百合,这一系列都是润到肺阴比较多的,芍药、当归是养血的,贝母是去痰的,生甘草、玄参、桔梗是消炎的,所以这样一个结构之下,同学能不能看出来百合固金汤最擅长治什么东西?

它最擅长的是咳嗽带血,所以咳血我们现在一般最常用的方子可能就是百合固金汤。它能固住你的金让它不要再出血,其实在中药里面,当阴虚火旺而出血的时候,止血的药物是用生地*。至于其他的结构有补血的,有补肺的,有消炎的,都蛮容易去理解的。

它的主证结构跟麦门冬汤很象,也是什么手心烦热,脚心烦热,舌红苔少,脉细数这一类的主证结构。特别要用它的地方,就是因为有咳血带血丝,所以如果是咳血的话,就吃一点点百合固金汤慢慢把他调好就好了。

咳血如果我们帮忙顺一顺胸部区块的血管,这个方子加紫菀也可以,因为这一类药,它本身结构的特征性不强,加一点没有什么特征的药也没有关系的。

百合固金汤如果是当药吃的话,一帖药煮下去其实会有一点寒到,麦门冬半钱不会很寒,百合一钱也不会很寒,人参八分也不会很寒,当归一钱的热度完全没有办法跟生地两钱比,生地两钱可以压倒性的把当归的热度灭掉,所以百合固金汤怎么吃比较能够让它不那么寒,不伤脾胃?

我觉得广东人有广东人的用药习惯,这些习惯里面有一个我觉得是很值得效法的。就是当那个药性有一点点偏的时候,你就去跟什么东西煮锅汤,煮了什么什么要炖鸡汤要炖排骨,这样那个药就变得很容易消化,药的那些副作用会减小,像四物汤拿来炖鸡,补血汤拿来炖鸡,附子拿来炖肉之类的,就比较不会上火。

同样的香港有一位医生他就建议百合固金汤如果是吸烟过多引起的咳嗽,或者是有一些肺阴虚的气喘,比如说从春天到夏天的时候,特别容易发作的那种气喘,春夏之交特别容易发作的那种气喘,无论大人小孩,或者是抽烟抽多了也会阴虚,因为烟比较燥,会把肺抽的比较干,这样的咳或者是喘那用百合固金汤炖什么?炖鹌鹑。

他说六碗水,一贴百合固金汤炖一只鹌鹑,六碗水煮到差不多一碗半,你就当一般的肉汤来喝。一个礼拜吃两次,连吃三个月其实对这一类的气喘都很有帮助。他提到一点治气喘的小秘诀,气喘吃药也不见得能够完全断根,如果要完全断根的话,在天气最热的时候吃这个汤,比如夏至前后集中火力吃。就像我们如果是吃补药的话,就冬至前后集中火力吃,各有各的用处。

夏至前后集中火力吃的话会比较容易有效,当然这个气喘是天气变热变干,容易发作的就这样来处理它。

另外邹孟城的百合畅肺饮。它是讲老年人的慢性支气管炎,好像常年都在咳,然后又一直不好,好像也不会死人,可也医不好的咳嗽。这个方子我个人是觉得有值得借鉴的地方。

我们来看他介绍这个病的主证,咳嗽咳痰是早晨起来的时候比较严重,痰是白泡泡状,有点粘稠,有的时候会痰中带血。他就引古人的说法,如果是早晨起来会咳嗽的人,代表是你身体里面有旧的痰被冻到了,所以会咳。

如果是*昏咳嗽的话代表是肾虚,肾不纳气,所以火浮到肺来把肺给烧坏了,久咳到后来就要治肾了。

他说这个病容易在秋冬季节发作,午后容易潮热或者手脚心热,或者失眠盗汗,那就是些阴虚的症状,人容易累,至于舌苔或者脉象到是没有什么明显的迹象,因为肾虚乃至于气浮到肺,让肺一直在发炎,这种事情脉象不会说太清楚。

既然把病机定到这个角度,首先因为阴虚,所以润肺胃的药总是要有的,所以百合、麦冬、玉竹这些都是润肺润胃的药,玉竹是润胃的药。杏仁、苏子、枇杷叶,这种药物都能降气化痰,止咳的药。因为他说这是肾不能纳气,所以虚火浮上来,要让肾能够纳气的代表药是五味子,五味子是把这个气拴住让气不要浮上来。

另外就是咳到这样了,他说已经是气阴两虚了,所以补阴还要补气,他补气的高招是挑选用太子参,他告诉读者,这个方子你要加减变化还可以,但是太子参这味药请各位考虑考虑不要改。

他说因为肺这个地方,如果是用*参的话恐怕有点干干的,用西洋参、沙参的话又是湿湿冷冷的,肺又会变得更多痰容易咳;红参根本不要讲了,人吃了就上火,所以到最后他觉得用太子参比较适当。其实这也是一个药法,同学可以考虑以后治疗咳嗽的时候用参,我们不妨用太子参。

太子参在经济上也还划算,它比*参贵,可比西洋参跟吉林参都便宜,吃起来有一点泥土的味道。就是当我们治肺,有时候吃了治肺的药,偏渴偏燥偏上火,那你就要把里面的参改成用太子参。粉光参会越吃痰越多,就是这样一个调节,顺便我们多认识一味药。

喻嘉言的清燥救肺汤,它是治“诸气膹郁,诸痿喘呕”。“膹”这个字在古书里面大概同时兼两个意思,字本身的意思是切的大块的肉,但语感上面通于愤怒的“愤”,就是它的身体感好像有愤怒憋在里面,好像有一块大坨的肉塞在身体里面,就叫作做愤郁。

他为什么要创这个方子?为什么他不用仲景的麦门冬汤?他这是在谈另外一件事情,我们中国人有所谓的郁证,我们平常俗话说最近日子过得郁阻的郁证。

郁证其实到了喻昌这个时代都已经有一些既定的成方了,比如在家里面媳妇被婆婆虐待,没有办法发作,那什么加味逍遥散,加味姑嫂丸,都是疏肝解郁,固定的方剂。或者如果是经方的话,看什么都不顺眼,那半夏厚朴汤,这叫四七汤,四物治七情,四种药能够治七情之郁,这都有些成方定方了。

但喻嘉言他就提出说《*帝内经》里面有谈到另外一种郁,怎么大家都没有想到?他说可能我们这些现代常用的治郁证的方里面其实少了一个思路,而这个思路也有可能在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所以他就觉得我们必须要正面的来处理,就是说在这个郁证之中还有另外一个状态。

他说如果一个人的肺太燥的话,我们之前讲麦门冬汤就讲到,肺燥的话各种经脉都会一起堵车,喉咙就会闷,那同样的肺一燥,其实人的气也会变的不通畅。我们上次在讲到紫菀这味药的时候有跟同学说,紫菀《神农本草经》说治痿,痿是因为肺太燥所以就没有足够的气下到脚,所以脚就软绵绵的走不动路了,所以他就治这个诸痿喘呕,就是从这个角度来讲,所以这个汤证的主证其实跟麦门冬汤是有一点不一样的。

麦门冬汤以咳嗽为主证,他的闷是闷在喉咙这边,喻嘉言的清燥救肺汤的闷是整个人的气在闷,身体感好像是吃太多补药,整个胸口在发闷,呼吸的时候觉得好像重重的那种感觉,所以喻昌的清燥救肺汤的适应主证,比较是整个胸口在发闷,当然它的兼证就可能会有干咳,也可能会有呕吐,当然闷的感觉会伴随着喘气那是理所当然,肺太燥也有可能会脚软,走不动路。

那么如果我们要再观察一下的话,这个肺太燥的时候有可能这个人会嘴巴、口腔跟鼻腔都觉得特别干燥,所以当你整个人好像什么东西郁闷住了,然后觉得口腔、鼻腔特别干燥,脉跳的特别数,然后有一点阴虚的状态,那要润肺来解这个郁。

这当然这不是一个郁证的主流,只是说这样的一种郁证,如果你一味的吃疏肝解郁的药,那会越疏越燥,所以这是他提出来治郁的法门里面,还有一个区块不要被忽视,这样而已。“诸气膹郁,诸痿喘呕”哪一句话讲到咳嗽了?没有啊,所以不是麦门冬汤证。

最后补充傅青主治久咳的方,第一个他说人参补肺气的,人参放;然后益智仁是醒脾的,因为久咳的话一定脾要调好;白芍、枣仁都是滋阴的,酸枣仁是让血能够归到肝心脾三个脏去养血的,所以跟白芍一起合力;然后五味子我们都知道它是镇咳,白芥子是祛痰的,这样滋阴跟醒脾的药都有。可看他也说吃两帖以后接下来就吃六味地*丸养肾阴。所以这种久咳、咳很久的人,多半会有一点偏阴虚,你一下子要他好转,可以用白芍、酸枣仁这种养血的药,让他血一下子就变多点,那这个人会觉得身体开始开始润起来,燥咳的感觉会下降,有补气会觉得元气比较好,但根本来讲的话还是要补肾、补肾阴。

下面一个方子里面这些药物,乌梅、五味子加起来那个味道是有点酸酸的;然后其他的药加起来味道会有一点甜甜的;人参只用一钱,你用半钱的西洋参、半钱的太子参也可以,因为反正不是主要的药;他用的最多的药是贝母。胡桃仁之类的药也是可以纳气入肾的,可祛痰的药用红沙跟贝母,化痰的效果很好,然后以收摄元气入肾为主,其他加一些些润痰的什么药,然后蜜丸樱桃大,然后他说进棉包之口用含化,不用包棉花,就当糖球吃也行,因为还蛮好吃的,甜甜酸酸的淡淡的。

而且这个药你如果希望更美味,可以再放*砂糖半两下去,药效差不太多,把它弄美味一点,变成酸酸甜甜的咳嗽小糖球,看你的亲戚里面有那些不爱煎药不爱吃中药,咳也咳好久了,你就跟他讲这个糖球你不妨吃吃看,比川贝枇杷膏好用,也算是优良商品。

他说无论老少,神效实力建功二十余,但他有条件,虚劳、胃疼、失血、脉未数者,就是如果你真的脉跳到已经一分钟,多跳好多下了,那是已经很明显的阴虚了,这个药丸可救不到啊,没有那么滋补。真正的阴虚咳嗽,麦门冬要用七碗,这一两颗药丸是帮不到的。一分钟低于90下才可以用,高于90下无效就不必浪费了。

再来个人参当归细茶,是种小偏方,就是补血,补肺气。因为久咳大概都是比较会偏阴虚,比较会偏肾虚,所以如何能够滋肾阴,帮助肾能纳气就变成一个比较重要的主题。

下面他也说为什么咳嗽不治肺,要治肾?因为肾跟肺是一口气在那边抢来抢去的,所以如果肾气不足的话,肺气就会不够,所以就要加这些这些药。

另外元参就是玄参,因为清朝的方书常常都写“元”,因为“玄”这个字避康熙的名字玄烨,所以“玄”字在清朝的方就写“元”。

这些药用一用,从补肾阴然后来收纳这个气,所以这些就是治疗阴虚咳嗽的一个差不多思路的框架,同学就知道一下,自己在家研究吧。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